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

談死.香港生命教育去向?


  上了大專,正在專讀的一科是長者科,少不免的是會在堂上談到生與死這個話題. 但在這一個多月的課堂上,究竟我們對死亡的真正了解是甚麼? 我不知.班上的同學不知,導師不知. 倒不是講解究竟我們面對死亡時的應對態度,但往往很婉轉地都是迴避了「死」這個字. 我們往往在堂上用了很多字詞如「走」、「在生前」等字眼,但這些都是只應付到了晚年我們要抱有的態度,而沒有真正的去在步入晚年前去了解「死」.

  剛好學校安排了一場有關殯儀師談生與死的講座,亦順利成章的參與當中. 講師是莫羽彤小姐. 在事前有做準備功課,就找了與殯儀師差不多相同性質的「禮儀師」的資料為底. 其實當時想想發問的問題時, 我都抱住一個大疑問:「為甚麼我們好自然的逃避了『死』這個字?我們的小學、中學教育究竟灌輸了甚麼知識令我們學會迴避談及死亡?」即使有談及關於死亡的話題,但大多所知會的總是負面想法較多,而當中亦沒有教授我們如何樂觀的面對死亡.

HKIFS─香港殯儀學會

  在當日的講座間,殯儀師學會的導師就嘗試讓我們體驗甚麼是死亡,究竟在死前最後的一句話隱藏了多少的意義. 在活動後莫小姐談及香港在生命教育上落伍的原因: 
(1) 中國人的傳統避忌談「死亡」 (2) 我們對死亡的認識流於片面,未真正做到一個的流程:「認知死亡,然後克服死亡,最後是面對死亡. 聽到這兩個原因後,不其然回想在較早前(Communication and Counselling)堂中播映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」中患了AFS疾病的教授一番話:「當你學習怎樣面對死亡,你才能學習面對人生」(英文原句: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, you learn how to live). 因為這番話顯示了香港的落伍外,我們究竟對死亡是如何認知呢? 究竟我們是否已有預備去迎接死亡?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.

  中國人避忌「死亡」。筆者深信每人都擁有未能預知的恐懼,而這些的恐懼促使了我們只顧每天為了應付當日的需要,而無視了我們預知並且終會來臨的「死亡」。再者,死亡的過程往往令人的感覺都是負面的,由以往的自然死亡,到現今被不斷誇大的痛苦中死亡,而死亡後必然是去喪禮,這些促使了中國人以婉轉方式去談死亡,如過身、走等字眼。除了上述這些外,中國人的傳統總是心底話藏在心,不向他人講。這些往往導致了當人死亡時,而我們未能在他人死前說出心底話,不斷在講與不講之間產生自我爭執,很容易導致了想講的話不能說,悔疚一生,亦需要接受輔導開解。

 
此外,我們所認識的死亡究竟是甚麼?我們到底了解多少?死亡往往我們所認知的就是痛苦、絕望、悲觀。當然這些都是由死亡所衍生的產物,但究竟死亡真正的意義何在?在筆者所經過的小學、中學階段,往往當談這些的話題時,都是沒有以一個「預演」者角度去談及。在我而言,預演才是死亡的意義。因為我們一定會最終經歷,想逃也逃不了。預先認識死亡,繼而克服死亡所帶來的恐懼感、壓力等產物,最後到面對死亡。當中的演習,我們能夠聽到究竟我們在生時他人意見所了解的自己,我們究竟有甚麼貢獻了給社會,我們如何生命影響生命等看法,這些都有助使死亡不致在坊間中被形容為那麼可怕。

 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, you learn how to live」,這句話除了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,亦需要令香港的生命教育覺醒起來。正如上面所談及,香港很少談及這些的話題,即使談及,負面想法(非理性想念)都傾向大量向學生講述。但在筆者眼中,如果生命教育逐漸受到關注,學生除了學術知識外,亦可以在生與死的話題外取得更多的想法,有助影響他們對身邊的人看法改觀。能嘗試用正面看法去與他人分享究竟生與死是甚麼?為甚麼死亡不能以積極態度去觀看呢?看事亦能多方面去思考,是否為了一些小事而賠上寶貴的生命呢? 雖然都是表面看法,但死亡與我們的關係,不是遙不可及。

1 則留言:

  1. 多謝你為我們分享你的想法, 我們期待香港人繼續有獨立思考能力, 不人云亦云.

    莫羽彤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