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純真年代


最近家中無意買下了一個的聖誕襪,可能是慶祝聖誕節吧。

但這個的聖誕襪使我有強烈的意念想談「純真年代」。

俗語有云:「當你是小孩時想成為大人,當你是大人時想變為小孩。」

我相信無論那一個的階層,無數的家庭都曾說過這故事。就是在家中掛上聖誕襪,就有聖誕老人派你想要的禮物。於是小孩就會希望爸媽們去買一個的聖誕襪,然後掛上在睡房中。等到聖誕節聖誕老人的來臨。

雖然這只是一個頗為童話式的故事,但仍然能夠吸引到曾經是小朋友的你都想有聖誕禮物收。每逢到十二月二十六日「Boxing Day」便會拆禮物,每個小朋友都會看到有甚麼禮物。那刻不論貧富貴賤,都會雯時感動而自然流露開心的心情。

聖誕襪這個的事件,相信大家都有片刻的去想你的「純真年代」是甚麼吧。可能是小時候曾經玩過的GBA、曾經追過的卡牌遊戲、曾經追過的卡通玩具,還是你曾用心製造的小玩具去嬉戲等片段吧。回想起來,你總會去想「為甚麼還是小孩時有那麼多的純真笑容、回憶,當慢慢長大時卻逐漸失去呢?」。我想很簡單吧,因為我們總沒有抽出一點空閒的時間,做回小孩,體驗那時曾經做過的事。

筆者個人的「純真年代」,很簡單嘛。與一大批同齡的在上學前夕在公園玩捉迷藏、跳飛機、玩「紅綠燈、狐狸先生幾多點」、幾塊錢去買吹氣泡泡這些的片段。

瑪雅末日過後,我們是否應該為自己找回屬於自己的「純真年代」嗎?


* 最後,送上一首同名歌曲─由伍佰主唱的。祝各位香港人聖誕節快樂、身體健康!!









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願望


三天後就是瑪雅所稱的“世界末日”,我相信世界有末日,因為這可以令萬物,包括文明都歸於自然。

想了又想,得出的結果是,我後末日願望是想做一個社工。

末日來臨前,我是不能達到這個願望。除了成績以外,還有一樣的是,做社工在世人眼中,就是善於交際,暢所欲言。但我的個性,我的行為,我的想法,總是有一種的疏離感。常覺得只得自己孤獨的生活,沒有任何真心的朋友,沒有動機使我去認識朋友。

但末日帶來的覺醒,令我明白,只有懂得與人相處,與人為伴,才能踏出框架,做回自我。社工的這份工作,有機會直接了解別人的想法,更能切身在他人角度明白,更可透過不同活動認識不同階級的人,用溝通去認識別人。

我做社工,除了貫徹我希望為他人服務的使命和現時所讀科目的性質:人本服務外,更希望令到一些與我情況一樣的人們,可以關心他們、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難。想明白究竟現今社會如何令這批人出現這種想法、行為?

社工的角色,在社區亦是重要的。在社區中,有各類型的人們進入中心做不同的事。而社工當中透過舉辦活動,慢慢地開始認識別人。這樣同需要用溝通的技巧,從中可以建立一個初步的友誼關係。我深信社工像一個引導者的背影,能夠從旁監察他們的行為、想法。在閒常的聊天中,正是一個良好的渠道實現社交相處之道。

有人說:「現時社福界根本不適宜入行。」但我想說,發自內心、有一顆熱誠的心去做社工,服務他人,好比只著眼於薪酬。這就是我後末日的願望。

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

胡恩威,別那麼無能吧

*林敏聰回應胡恩威有關香港流行音樂之言論

  香港流行音樂從來都是低俗?恕我以直覺回應你,香港流行音樂由Sam許開始已是一個傳奇,粵語歌亦開始的逐漸成形。筆者雖然學識不多,但以筆者本身有限的知識告訴我,粵語歌不是低俗,而是一種的當代文化回應。

  在本文入旨前,先談談何謂「俗」字。俗的其中一種意思是指「長期形成的禮節、習慣」。當社會形成時,人民、文化留下來的傳統,除了使該社會的人民跟著「俗」留下的東西而生活外,亦是代表一個時代的見證。

  談了一點的「俗」後,在筆者而言,粵語歌代表的是「風俗」。以Sam許為例,我們經常都用數首歌回應日常生活的心聲。「半斤八兩」、「天才白痴夢」、「浪子心聲」、「財神到」等等都是因應「俗」而誕生的歌曲。胡生所舉例的歌詞,你說是「低俗」,我說是「世俗」。「浪子心聲」是警醒我們做人與生活的道理。正因為「世俗」以普遍的想法去過活,Sam許作歌,是一種的鎮靜劇,令我們得以有片刻的思考。

  你說霑叔是「低俗」?胡生,你做人未必「狗眼看人低」吧。霑叔的歌詞,亦是一種反映當代文化的例子。筆者對霑叔的認識較少,於是在網上找了「維基百科」(當然不可盡信),但看到很多的作詞作品,如「獅子山下」、「滄海一聲笑」、「明星」、「世界真細小」、「鱷魚淚」等,當時的電視劇陪伴著六、七十年代的香港人成長,這些的歌曲亦都切合回應了「俗」的意思。以「明星」一曲為例,「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可會想起我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」這句歌詞,既帶詩意,又有「俗」的成份。這首歌經過時代洗禮,仍然不會被人忘記,更經常性作為紀念他人之主要歌曲。胡生,霑叔留給世人的,不是你所謂的「低俗」,而是一種的回憶、一種不可磨滅的「俗」。

  筆者只是草階市民一位,但粵語歌帶給我們的影響,就是一種的「俗」─見證時代變遷仍然不被人忘記。香港,一個小城市,但作詞、曲水準絕不比西方文化低一等。至少粵語歌可以在《頭條新聞》中二次創作諷刺時弊、可以作為探討本土音樂文化變遷的論點之一。胡生,你未免太無能吧。
題外話:
連黃大煒都讚粵語歌。胡生,你未免看低吧?

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

亞視粉絲的一點話

  先旨聲明,筆者是一個“被喜愛”的“亞視粉絲”。因為由小至大都差不多都日以繼夜、夜以續日的追看亞視伴我成長的。咁究竟亞視到左現在的情境,為何未致到倒閉階段?筆者個人的一廂情願想法希望幫到大家解讀。

  首先,記得小學個陣,有兩個節目出現,令我這個小小的粉絲差不多每晚都廢寢忘餐地去追看亞視。第一就是《今日睇真D》,第二個就是《百萬富翁》。《今日睇真D》如果在90年代出世既同學/大人都知道,當時差不多與對台《城市追擊》不分高低,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去為大家報導最新的新聞、跟進個案等。「大姐明」大家應該還記得她吧。她那種自然而務實的態度,加上該隊專業的團隊,每晚看完新聞後,就收看《今日睇真D》了。

  到了千禧後,亞視引進了一個外國遊戲節目並名為《百萬富翁》。希望不分任何階層,不分高低,利用知識、一點的運氣和三個錦囊,上到節目去爭取成為《百萬富翁》之一。《百萬富翁》的成功,更甚者成功令對台引以為傲的《港姐》選舉都能吸引觀眾來源去觀看。筆者認為《百萬富翁》的成功之處,除了擁有和學會更多不同範疇的知識外,每集總是令到觀眾印象深刻的時,去到某部份的金額差不多到另一個的保險線時,出現爭執位(因為可以選擇退出,並且拿回在答這題以前所獲得的金額)、主持人與參賽者的互動,都激發起市民主動轉過來亞視去觀看,並且在家中共同參與,使自己有機會夢想成為“另一個的百萬富翁”。而那時互聯網亦未大為流行,但在當時亦成為一個的傳奇。
名人慈善百萬SHOW 一集,成功擊倒01年港姐選舉,成為一時之話
另一方面,不得不提的是亞視經常性引入一堆的韓國劇集,以填補自己因為資金的來源缺乏而較少製造自家的劇集(除了我和疆屍有個約會系列外),亦大多都是韓劇為主。筆者還記得,差不多每晚,老爸總是開住亞視(雖然我都不知道為甚麼)去觀看。而每晚去到黃金時間總是播映韓劇。以筆者的年齡,還依稀記得數套我認為具觀賞性的韓劇。例如:《藍色生死戀》、《情定大飯店》、《女人天下》及前年的《巨人》等。這些的韓劇雖然較為長篇,但欣賞之處就是因為劇本的優勢及本身亞視的弱點(長期低收視),而往往這些韓劇能善用該段的黃金時間,例如播映一小時,甚者是一小時三十分鐘。亞視的弱點亦取巧地能夠把這些的韓劇不斷/接著播映。甚至亞視利用不斷重播的攻勢(例如巨人播映之時,一天至少重播三次),亦巧合把兩批的人(日班/夜班當值)加以利用,提供娛樂。再者,筆者所述的韓劇,當中所隱含帶出的意義,亦是社會現時需要我們反省、反思的地點。如《巨人》這個韓劇,剛好在今年風起雲湧的一首歌PSY的《江南Style》,正正是一個的倒影,反映出究竟江南地區開發之時(韓國處於七十至九十年代)所衍生的社會現象。
前年亞視播映的《巨人GIANT》亦是筆者欣賞其中的一套韓劇

PSY大叔的《江南Style》,諷刺江南地區富貴與貧窮的差異


好了,當「那些年」過去了,回到現今。第一句很想直接講:「X你個X!亞視O黎既喂!」為甚麼這樣講,因為亞視至今真的超級垃圾。我已經不聊甚麼ATV焦點、把酒當歌了。我只講節目質素方面,我第一個很想打爆電視機。

 
舉個例子吧,亞視在09年開始為《亞洲星光大道》招攬各界唱得之人,而當時這個的歌唱比賽,的確是十分成功,更甚有第二、第三季的出現。除了評判的評判水平擁有一定優秀程度外,主持人曾寶儀及林曉峰的完美配搭,發邀請給中國及台灣方面同類的選秀節目作為互相PK,這些的因素都曾經令我這位粉絲出現一點希望。但可惜,去到第四秀至今,質素不斷的下降,主持人即使更換陣容,仍然不能回到第一至第三季那種輝煌的結果。再者,評判更出現自己亞洲電視本身的藝員擔當評判!? 這是甚麼的鬼道理呀?呸!

再者,在這些年引入的外地劇集,差不多都集中圍繞家庭爭執、愛情你死我活的場面,更恐怖的是,在上述提及的重播問題,更容易地令觀眾寧願花時間去追一些耳熟能詳、被盲目了的自家劇集,都不花一點的時間去看你的台。再者,互聯網的發達、收費電視出現,使市民多了選擇。這些的因素,令亞視這個被外界講成為“陳偉霆”現象的電視台不斷出現。

 
最後是王維基管理的十二天風波,直接擊中要害,人類總是不斷犯重覆的錯。(阿寶名言) 因為王維基管理之時,已經受到傳媒的關注,再者他在公開活動中,點出亞視因為已經“衰到貼地”呢個原因。大家回顧二十周年頭條新聞七百萬零一夜這集,王維基的兩條問題都是道出亞視之死!? 現在的王征膠事做盡,竟然可以在公營發牌的頻道宣傳自己反對濫發電視牌照?倒不如說,我地贊成你的意見,不過我地要的是一個有競爭、有質素、有言論自由,不會受到外來勢力影響而使電視台向染紅進發。
王維基在頭條新聞二十周年回答問題之圖片


作為粉絲,我要重覆多一次。「亞洲電視,執X左佢喇!」
黑仔在賀55周年台慶時彷效張家輝(1999賭俠影片),結果X街被過濾


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

談死.香港生命教育去向?


  上了大專,正在專讀的一科是長者科,少不免的是會在堂上談到生與死這個話題. 但在這一個多月的課堂上,究竟我們對死亡的真正了解是甚麼? 我不知.班上的同學不知,導師不知. 倒不是講解究竟我們面對死亡時的應對態度,但往往很婉轉地都是迴避了「死」這個字. 我們往往在堂上用了很多字詞如「走」、「在生前」等字眼,但這些都是只應付到了晚年我們要抱有的態度,而沒有真正的去在步入晚年前去了解「死」.

  剛好學校安排了一場有關殯儀師談生與死的講座,亦順利成章的參與當中. 講師是莫羽彤小姐. 在事前有做準備功課,就找了與殯儀師差不多相同性質的「禮儀師」的資料為底. 其實當時想想發問的問題時, 我都抱住一個大疑問:「為甚麼我們好自然的逃避了『死』這個字?我們的小學、中學教育究竟灌輸了甚麼知識令我們學會迴避談及死亡?」即使有談及關於死亡的話題,但大多所知會的總是負面想法較多,而當中亦沒有教授我們如何樂觀的面對死亡.

HKIFS─香港殯儀學會

  在當日的講座間,殯儀師學會的導師就嘗試讓我們體驗甚麼是死亡,究竟在死前最後的一句話隱藏了多少的意義. 在活動後莫小姐談及香港在生命教育上落伍的原因: 
(1) 中國人的傳統避忌談「死亡」 (2) 我們對死亡的認識流於片面,未真正做到一個的流程:「認知死亡,然後克服死亡,最後是面對死亡. 聽到這兩個原因後,不其然回想在較早前(Communication and Counselling)堂中播映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」中患了AFS疾病的教授一番話:「當你學習怎樣面對死亡,你才能學習面對人生」(英文原句: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, you learn how to live). 因為這番話顯示了香港的落伍外,我們究竟對死亡是如何認知呢? 究竟我們是否已有預備去迎接死亡?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.

  中國人避忌「死亡」。筆者深信每人都擁有未能預知的恐懼,而這些的恐懼促使了我們只顧每天為了應付當日的需要,而無視了我們預知並且終會來臨的「死亡」。再者,死亡的過程往往令人的感覺都是負面的,由以往的自然死亡,到現今被不斷誇大的痛苦中死亡,而死亡後必然是去喪禮,這些促使了中國人以婉轉方式去談死亡,如過身、走等字眼。除了上述這些外,中國人的傳統總是心底話藏在心,不向他人講。這些往往導致了當人死亡時,而我們未能在他人死前說出心底話,不斷在講與不講之間產生自我爭執,很容易導致了想講的話不能說,悔疚一生,亦需要接受輔導開解。

 
此外,我們所認識的死亡究竟是甚麼?我們到底了解多少?死亡往往我們所認知的就是痛苦、絕望、悲觀。當然這些都是由死亡所衍生的產物,但究竟死亡真正的意義何在?在筆者所經過的小學、中學階段,往往當談這些的話題時,都是沒有以一個「預演」者角度去談及。在我而言,預演才是死亡的意義。因為我們一定會最終經歷,想逃也逃不了。預先認識死亡,繼而克服死亡所帶來的恐懼感、壓力等產物,最後到面對死亡。當中的演習,我們能夠聽到究竟我們在生時他人意見所了解的自己,我們究竟有甚麼貢獻了給社會,我們如何生命影響生命等看法,這些都有助使死亡不致在坊間中被形容為那麼可怕。

  When you know how to die, you learn how to live」,這句話除了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,亦需要令香港的生命教育覺醒起來。正如上面所談及,香港很少談及這些的話題,即使談及,負面想法(非理性想念)都傾向大量向學生講述。但在筆者眼中,如果生命教育逐漸受到關注,學生除了學術知識外,亦可以在生與死的話題外取得更多的想法,有助影響他們對身邊的人看法改觀。能嘗試用正面看法去與他人分享究竟生與死是甚麼?為甚麼死亡不能以積極態度去觀看呢?看事亦能多方面去思考,是否為了一些小事而賠上寶貴的生命呢? 雖然都是表面看法,但死亡與我們的關係,不是遙不可及。